6月7日,我市将有7249名高考考生奔赴考场,迎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。那么,在备考的最后关键时刻,考生们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,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迎接考试?考生家长又该注意哪些方面?5月31日,记者采访了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营养医师陈善娇,她提醒广大考生,考前及考试期间的饮食,不要太过油腻,应该荤素合理搭配,合理补充营养,确保充足优质的睡眠质量,以最理想的状态参加高考。
高考前的考生应该怎么吃,是很多家长比较焦虑的一个问题。很多家长为了高考前给孩子吃上一个营养餐,煞费苦心。陈善娇认为,在这个特殊时期,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考试的正常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“高考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较量,这个时候,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都比较大。”陈善娇告诉记者,大脑唯一的能量来源只有葡萄糖,因此要保证考生吃好第一步就是要吃够足量的主食,每天要保证4-6两的优质主食,并且粗细粮搭配,这样大脑才能获得一个更轻松的状态。同时还要补充新鲜的蔬菜蔬果。也就是说,不仅要提供足量碳水化合物,还要提供优质的维生素。其次,要保证足够的体力,需要摄入足量优质的蛋白质,肉、蛋、奶、豆制品缺一不可。每天应该保证2-3两的瘦肉、一个鸡蛋、500ml牛奶、一小方块豆腐就足够让考生的体力充足。
陈善娇建议,高考期间的饮食不需要太特殊化,饮食营养要均衡,切忌大补,特别是不建议家长在临近考试前给学生准备保健品,保持日常的均衡营养即可。如果需要,可以食用一些优质的营养食品补充脑力,比如一天1-2个核桃、一小块巧克力、25g左右的原味坚果等,都可以达到短时期补充脑力的作用。
目前气温较高,出汗也较多,容易导致体内缺水。陈善娇建议考生每天要保证1500ml-2000ml的饮水量,养成饮水习惯,不要等口渴了再去喝水。此外,温度高食物容易变质,考生要注意饮食卫生,尽量少在外面就餐或进食凉拌菜等。
高考即将拉开大幕,恰逢6月3日是端午节,目前各类粽子已上货架。陈善娇认为,粽子是由糯米制成,不容易消化,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。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来说,这个阶段不适宜吃粽子这类黏性大的食物。如果一定要吃,则要少吃。
(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