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网站首页 | ![]() |
医院概况 | ![]() |
工作动态 | ![]() |
通知公告 | ![]() |
科室介绍 | ![]() |
科教动态 | ![]() |
护理天地 | ![]() |
党建及文化 | ![]() |
就医指南 | ![]() |
人才招聘 | ![]() |
安装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扫描,这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常识。现如今,这个常识将被一种高科技起搏器“颠覆”了。
近日,67岁的陈大爷因“头晕心悸”入住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。经心电图检查后提示“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”,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。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,该科主任吴钟伟带领刘超权、郑为民、赵圣吉医师组成的介入手术团队,为该患者成功植入了抗核磁起搏器,术后患者状况良好,各项体征指标显示正常。这是海南西部地区首例抗核磁起搏器植入术,也是圣犹达抗核磁起搏器登陆海南后实施的第一例手术。
据吴钟伟介绍,近期我国每年植入传统起搏器达1.9万台,且还在逐年递升。永久性起搏器能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,改善生活质量。以往植入传统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。而植入起搏器患者年龄多在65-80岁,这个年龄正是肿瘤、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高发年龄,而核磁共振检查在诊断癌症、骨关节疾病、脑脊髓病变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检查手段不可替代的。抗核磁功能起搏器的问世,解决了传统起搏器植入患者无法接受MRI检查的难题。只需将起搏器调整为核磁共振检查模式,就可以放心地进行各项核磁共振检查。相比传统起搏器,该款起搏器具有抗核磁功能,且使用寿命长,为相关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。
(莫修平)